
《钢筋加工配送中心规划基本要求》行业标准
发布日期:2014-09-06
文章来自新华日报
本报讯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装备委员会提出、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钢筋加工配送中心规划基本要求》行业标准,日前已形成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实施后将在钢筋加工流通行业的发展中发挥指导作用。永钢集团下属企业永舟物流(张家港)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钢筋加工配送技术工作委员会的副理事长单位,参与了该标准的编写。钢筋加工配送是一种替代传统的使用工人和半机械化设备在工地现场加工的生产方式,具有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钢筋损耗等特点。2012年以来,永钢集团通过系统考察调研,确定了钢筋加工配送产业的发展方向。
“发展钢筋加工配送产业既是加快集团公司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顺应建筑用钢材深加工发展趋势的需要,更是引领建筑模式变革的需要。”永钢集团总经理吴耀芳介绍说,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钢筋剪切加工工厂化,甚至连墙体构件都是通过工厂加工后运送到工地。因此,发展钢筋加工配送,实现工地化转向工厂化,对传统钢铁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延长产业供应链,更是推动由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2012年7月,永钢集团在原有钢筋配送站的基础上投资3000万元,成立了永舟物流(张家港)有限公司钢筋加工配送中心。永舟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方表示,便利、高效和低成本,是钢筋配送技术最大的优势,通过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同比现场加工可降低生产成本30至50元/吨,而且按施工方要求加工成型,现场无废钢产生,实现了“零损耗”。2014年,在原材料、钢筋价格一路下滑的大背景下,永舟物流仍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1至5月份,累计完成钢材出库量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9300万元,利润300万元。(黄军志)
“发展钢筋加工配送产业既是加快集团公司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顺应建筑用钢材深加工发展趋势的需要,更是引领建筑模式变革的需要。”永钢集团总经理吴耀芳介绍说,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钢筋剪切加工工厂化,甚至连墙体构件都是通过工厂加工后运送到工地。因此,发展钢筋加工配送,实现工地化转向工厂化,对传统钢铁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延长产业供应链,更是推动由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2012年7月,永钢集团在原有钢筋配送站的基础上投资3000万元,成立了永舟物流(张家港)有限公司钢筋加工配送中心。永舟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方表示,便利、高效和低成本,是钢筋配送技术最大的优势,通过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同比现场加工可降低生产成本30至50元/吨,而且按施工方要求加工成型,现场无废钢产生,实现了“零损耗”。2014年,在原材料、钢筋价格一路下滑的大背景下,永舟物流仍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1至5月份,累计完成钢材出库量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9300万元,利润300万元。(黄军志)